第40章:书生与狐妖的情感纠葛(阿蘅裴琰)已完结,第40章:书生与狐妖的情感纠葛已完结
一、古寺青灯照千年
苍梧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似一条沉睡的巨龙盘踞大地。山巅之处,云雾缭绕,仿若仙境,那千年古寺——慈恩寺,便静卧其中,宛如一颗镶嵌在岁月深处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神秘而古朴的气息。
古寺背倚着陡峭的崖壁,崖壁上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痕迹,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随意挥洒的水墨画。怪石嶙峋,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巨兽蹲伏守望,为古寺增添了几分雄浑与肃穆。古寺的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缓坡,坡上绿草如茵,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坡前潺潺流过,溪水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山林,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似在低吟着千年不变的歌谣。
暮色如墨,自天边悄然蔓延,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将苍梧山巅笼罩。那层如梦似幻的青雾,越发浓郁起来,仿佛给古寺披上了一层薄纱,使其愈发显得神秘莫测。檐角的铜铃,在微风的轻抚下,悠悠晃动,发出清脆而空灵的“叮咚”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山间回荡,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唤醒了沉睡在记忆深处的过往。惊起的寒鸦,扑腾着漆黑的翅膀,发出阵阵聒噪,慌乱地掠过半截残碑。碑上“慈恩寺”三个大字,早已被岁月的苔藓啃噬得模糊不清,仅存的些许笔画,在苔藓的覆盖下,隐隐透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书生裴琰,一袭素净长衫,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落魄。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卷已被翻阅无数次的书卷,斜倚在褪色的朱漆廊柱下。廊柱上的红漆,如同迟暮美人脸上斑驳的胭脂,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剥落。裴琰目光凝望着天边,眼睁睁看着最后一缕霞光,宛如即将熄灭的烛火,在夜色的吞噬下,缓缓消逝。
就在此时,静谧的氛围被一声轻笑悄然打破。那笑声,如同从幽静的溪水深处袅袅传来,恰似沾了蜜的银针,轻柔却又精准地刺得他耳根发烫,心湖也泛起层层涟漪。
裴琰满心好奇,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拨开垂到脚面的野葛藤。那葛藤纠缠在一起,仿佛岁月交织的绳索。月光如水银般倾洒而下,正巧落在溪中浣纱的女子身上。女子身着素白襦裙,溪水温柔地将其浸得半透,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恰似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她乌发如墨,随意地挽起,发间簪着的那朵将谢未谢的山茶,花瓣微微卷曲,像是在与这世界做着最后的告别,却又倔强地散发着一抹艳丽。她缓缓抬眼,眸子里碧色流转,那光芒,恰似古佛殿前那盏琉璃灯,璀璨而神秘,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公子看够了?”女子嘴角微微上扬,噙着一抹似嗔非嗔的笑意。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绞着湿漉漉的纱绡,腕上银铃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珠落玉盘,惊散了水面上原本静静浮着的流萤。那些流萤,如同被惊扰的梦境,四处纷飞,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转瞬即逝的荧光。
裴琰如梦初醒,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慌忙后退半步。这一退,衣摆扫落了廊下堆积已久的厚厚积尘,尘埃在月光下飞舞,露出半幅斑驳壁画。壁画上,朱砂绘就的飞天正拈花而笑,那笑容,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鲜活生动,可金粉勾的璎珞却不知被谁刮去大半,只留下一些黯淡的痕迹,像是被历史遗忘的记忆。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昨日扫洒时,老僧一边敲着木鱼,一边缓缓说过的话:“后山溪涧通着狐仙冢,逢月晦之夜……”
话头却冷不丁被那清脆的银铃声掐断。女子赤足轻盈地踩上青石,足踝系着的红绳上缀着一颗浑圆金珠,在月光下闪烁着柔和而华贵的光芒,分明是富贵人家小姐的精致打扮。然而,裙角却沾着几根火红的狐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她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诡异的气息。
二、画壁生香
“小字阿蘅。”她将纱绡晾在歪脖子老槐上,那老槐树的树皮裂开,纹路纵横交错,恰似香案裂缝里渗出的凝固的血,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她转身看向裴琰,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又似藏着无尽的幽秘,“公子可知这寺里为何没有佛像?”
裴琰微微一怔,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望向正殿那空荡荡的莲花座。那莲花座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宛如一座被遗弃的孤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他沉思片刻,脑海中搜索着各种可能的缘由,却始终没有头绪,只得如实摇头。
阿蘅见状,轻轻一笑,笑声在寂静的古寺中回荡,似有若无的,透着几分神秘。她缓步走到东墙剥落的壁画前,指尖轻轻划过那些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触摸着历史的脉络。“这故事,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她娓娓道来,声音轻柔却又仿佛有一种魔力,将裴琰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
“据说,这慈恩寺曾经香火鼎盛,无数善男信女慕名而来,祈求平安、福运。寺中的佛像,皆由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智慧。其中,尤以正殿那尊金身大佛最为灵验,人们都说,只要诚心参拜,心愿便能达成。”阿蘅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的繁华景象。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她的语气陡然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有一年,苍梧山一带遭遇了罕见的大旱,数月滴雨未下。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寺中的高僧们为了拯救苍生,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祈雨法会。他们日夜诵经祈福,希望能感动上苍,降下甘霖。”
裴琰听得入神,心中不禁为古人的遭遇揪紧。他想象着那干旱的大地,龟裂的土地张着大口,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痛苦。
“法会进行到第七日,正当高僧们念诵经文到关键时刻,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众人皆以为祈雨成功,面露喜色。然而,那乌云却并非带来甘霖的祥瑞之云,而是翻滚着诡异的黑色,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紧接着,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长空,直直劈向正殿的金身大佛。”阿蘅的声音微微颤抖,似乎仍心有余悸。
“那一瞬间,整个古寺都被耀眼的黑光笼罩,伴随着一声巨响,金身大佛轰然倒塌。碎石飞溅,尘土弥漫。待一切尘埃落定,人们惊恐地发现,佛像已化为齑粉,只留下空荡荡的莲花座。而那道黑色闪电,仿佛并未就此罢休,它如同一头肆虐的猛兽,在古寺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殿堂崩塌,壁画损毁。”
裴琰瞪大了眼睛,仿佛亲眼目睹了那场可怕的灾难。他不禁问道:“那后来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变故?”
阿蘅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人说,是寺中之人在平日里积下了罪孽,触怒了上天,所以才降下此等惩罚。也有人说,是这苍梧山中隐藏着一股邪恶的力量,嫉妒古寺的香火鼎盛,故意破坏。但无论如何,自那以后,慈恩寺便一蹶不振,佛像再也没有重塑,而那场灾难的真相,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裴琰低头沉思,心中对这个故事充满了感慨。他觉得这故事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寓意,或许是在警示世人,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可因一时的繁荣而忘却了本分。
阿蘅看着他,嘴角泛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似乎在等待着他领悟到什么。此时,西厢漏风的窗纸外,老槐枝桠在墙上投出爪牙般的影子,随着微风晃动,晃得香案上半截红烛明明灭灭,光影在墙壁上肆意舞动,仿佛有无数妖魔鬼怪在其中穿梭,为这个神秘的故事增添了更加诡异的氛围。
三、金铃锁魂
“施主该喝药了。”
枯瘦的手递来青瓷碗,褐黄汤药里沉着几粒朱砂,散发出一股刺鼻且带着古怪药香的味道。扫地的老僧眼皮耷拉着,似睡非睡,可腕上佛珠却缠着缕红丝线,在昏暗的光线中格外扎眼。裴琰盯着窗棂外阿蘅常坐的那块溪石,石缝里新开了簇鹅黄的鬼针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法师可知‘画壁生魂’的典故?”他故意将药泼在墙根,青砖“呲啦”腾起白烟,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仿佛要将这古寺中隐藏的秘密都一并逼出。
老僧数佛珠的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正殿残存的半幅《地狱变相图》突然卷起阴风,那风带着丝丝寒意,仿佛来自地狱深渊。恶鬼手中的铁钩直指后山狐冢方向,仿佛在指引着什么。
三更梆子响时,万籁俱寂。裴琰借着月色,怀揣着满心的疑惑与担忧,小心翼翼地摸到阿蘅栖身的山洞。山洞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狐骚味,石壁上用血画满了符咒,那些符咒扭曲蜿蜒,仿佛有生命一般,在黑暗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正中悬着一个鎏金铃铛,铃铛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微弱且带着诡异韵律的声响,铃舌竟是半截指骨,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令人毛骨悚然。
阿蘅蜷在铺满狐毛的石床上,原本秀丽的面容此刻显得有些憔悴。裙下伸出三条火红的尾巴,无力地在地上摆动。看到裴琰进来,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喜,有无奈,更有深深的眷恋。
“那年书生掘开狐仙棺,偷了镇魂铃……”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镇魂铃,本是狐族守护千年的圣物,可那书生为了一己私欲,盗走了它。自那以后,狐族便灾祸不断,而我,作为狐族最后的血脉,肩负起了找回镇魂铃的使命。”
裴琰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阿蘅,眼中既有同情,又有对这段复杂过往的迷茫。
阿蘅微微苦笑,继续说道:“我四处寻觅镇魂铃的下落,历经无数艰辛。终于,在这慈恩寺,我感受到了它的气息。可没想到,那老僧竟是被镇魂铃所控,成了守护它的傀儡。我虽找到了镇魂铃,却也被困在了这里。”
她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黑血,那黑血滴落在狐毛上,瞬间洇开,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黑色妖花。“你怀里揣着雄黄粉吧?”她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裴琰,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与无奈,“我知道,你怕我害你。可你又怎会明白,我对你,从无半点加害之心。”
裴琰心中一痛,看着阿蘅痛苦的模样,忍不住向前几步,想要伸手安慰她,却又停在半空。他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阿蘅的话让他动容,他能感受到她的真诚与无奈;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这一切都是妖女的迷惑之术。
阿蘅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眼中泪水盈盈。“我本是狐族中最善良的那一个,一心向往人间的美好,渴望真挚的感情。遇到你之后,我以为我找到了归宿,我努力压抑着自己狐妖的身份,只想与你长相厮守。可命运却如此弄人,让我们陷入这无尽的纠葛之中。”
裴琰望着她,被她的深情所打动。他想起与阿蘅相处的点点滴滴,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温柔体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此刻,他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被无数丝线缠绕,剪不断,理还乱。他痛恨自己的书生气,在这复杂的情感与诡异的局面面前,竟如此不知所措,被阿蘅的感情紧紧缠绵,无法自拔。
“阿蘅……”裴琰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沉重的感情,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复杂的谜团,拯救阿蘅,拯救他们之间这段岌岌可危的感情。
山洞中,两人相对无言,只有那鎏金铃铛发出的微弱声响,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剪不断、理更乱的爱恨情仇。
四、雷劫焚心
七月十五中元夜,本就透着一股诡秘的气息,而苍梧山上空,更是风云突变。墨色的乌云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汇聚,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如同一只巨大的黑色怪兽,张牙舞爪地俯瞰着大地,将整个苍梧山笼罩在一片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之中。
裴琰紧紧攥着从老僧禅房偷来的《楞严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砸落,雨水无情地打在书页上,将朱批“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的字迹晕成血泪,仿佛这些文字也在为即将发生的悲剧而悲泣。裴琰的心中满是焦虑与担忧,他深知阿蘅即将面临天劫,而自己却不知能否真正帮到她。
阿蘅现出原形跃上屋脊,九条尾巴燃着青紫狐火,那狐火在风雨中肆意燃烧,映得漫天银蛇似的闪电都黯然失色。狐火照亮了她的身躯,也照亮了她眼中的决绝与痛苦。她的身姿在狂风暴雨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韧,宛如黑暗中独自绽放的一朵妖冶之花。
“蠢书生!”狐啸震落瓦当上蹲着的石兽,那石兽“咕噜噜”滚落,摔得粉碎。她额间金印裂开细纹,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你以为借高僧的梵文金箔,就能替我挡天劫?”阿蘅的声音被风雨扯得支离破碎,但其中的无奈与愤怒却清晰可辨。
裴琰望着阿蘅,雨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他的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执着:“阿蘅,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受此劫难,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试一试。”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如此单薄,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此时,天空中雷声滚滚,一道水桶粗的惊雷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朝着阿蘅劈去。阿蘅身上的狐火剧烈摇曳,她奋力挥动九条尾巴,试图抵挡这恐怖的一击。狐火与惊雷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时间,光芒大盛,刺得裴琰几乎睁不开眼。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裴琰不顾危险,展开手中的《楞严经》,口中念念有词,试图借助经文的力量为阿蘅减轻天劫的威力。然而,天劫的力量太过强大,经文所散发的光芒在惊雷面前显得如此微弱,转瞬便被压制。
阿蘅看着裴琰为自己拼命的模样,心中既感动又焦急。她深知,若裴琰继续这样下去,很可能会被天劫的余波所伤。“快走,裴琰!不要管我!”阿蘅大声呼喊,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但裴琰却仿若未闻,依旧死死地守在原地,眼神坚定地盯着天空中的惊雷。
又一道惊雷接踵而至,这一次,阿蘅有些抵挡不住,被惊雷击中了一条尾巴。狐火瞬间黯淡了几分,阿蘅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号。裴琰见状,心急如焚,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想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阿蘅。
就在这时,裴琰瞥见老僧在风雨中身形诡谲,他腕上红绳另一端系在雷部神将塑像手上。原来三百年前那个爱上画壁仙的书生,早已成了镇守妖邪的傀儡,在这关键时候,竟借助雷部神将的力量,妄图加重阿蘅的天劫。裴琰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他冲着老僧大声喊道:“你这是何苦,为何要助纣为虐!”
老僧却充耳不闻,眼神空洞,只是机械地操控着红绳,口中念念有词。天空中的惊雷愈发猛烈,一道接着一道朝着阿蘅劈下。阿蘅在惊雷的攻击下,渐渐体力不支,身上的狐火越来越弱。
裴琰看着阿蘅痛苦的模样,心中如刀绞一般。他突然想起阿蘅曾说过的话,想起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过。他深知,自己对阿蘅的感情早已深入骨髓,无法割舍。
“阿蘅,我们一定能度过这难关的!”裴琰大声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他集中全部精神,将自己对阿蘅的深厚情感融入到对《楞严经》的诵读之中。奇迹发生了,原本微弱的经文光芒竟开始逐渐变强,与天劫的力量形成了短暂的僵持。
阿蘅感受到了裴琰的努力与坚持,她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九条尾巴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狐火护盾。狐火与经文的光芒相互呼应,共同抵御着天劫的攻击。
在这激烈的对抗中,阿蘅将最后一条尾巴缠住裴琰的腰身,她眼中满是深情与不舍:“裴琰,如果我们这次无法度过劫难,我也不后悔与你相识相知。”裴琰看着阿蘅,眼中同样泪光闪烁:“阿蘅,我们一定可以的,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天空中,惊雷依旧不断轰鸣,但在裴琰和阿蘅的共同努力下,天劫的威力似乎有所减弱。然而,就在他们以为看到一丝希望的时候,一道前所未有的超级惊雷轰然劈下,直直朝着他们袭来……
五、雪泥鸿爪
时光悠悠流转,岁月的车轮无情驶过,今人再上苍梧山,但见一片荒芜。曾经的慈恩寺,如今只剩焦土瓦砾,在残阳的余晖下,散发着死寂的气息。那半枚生锈的铃铛,静静躺在焦土之中,表面的鎏金早已剥落,只留下斑驳锈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那段惊心动魄却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放羊娃依旧会在山间放牧,每当雨夜来临,静谧的山谷中,便隐隐传来女子的吟哦:“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声音婉转悠扬,起初似是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可渐渐地,调子一转,竟成了如泣如诉的狐鸣。那声音在风雨中飘荡,回荡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似是执念太深,无法消散,让听闻之人无不心生寒意,仿佛能看到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哀怨身影。
扫叶僧在古寺废墟中清扫时,偶尔会捡到残破书页。那泛黄的《孟子》,纸张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便会化为齑粉。书页旁批着蝇头小楷,字迹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透着一股隽永之气,像是用岁月的刻刀镌刻而成。
在这片荒芜的废墟中,风声呜咽,仿佛是历史的叹息。四周的树木,枝干扭曲,树叶稀疏,像是被那场灾难抽走了生机。地上的焦土,干裂得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裂痕里,似乎都填满了故事。那半枚铃铛,在风雨的洗礼下,偶尔会发出微弱而沉闷的声响,像是在回应着不知何处传来的狐鸣。
当扫叶僧轻轻翻开那本《孟子》,墨香与岁月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在书页的空白处,那些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录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情丝是缠魂的锁,佛偈是诛心的刀,原来三生石上早写着——她是香火里泡烂的佛前灯,我是风雪中不悟的扫碑人。”
这段文字,仿佛是命运的谶语,道尽了裴琰与阿蘅之间的无奈与悲凉。阿蘅,那只修炼千年的狐妖,本应在山林间自在修行,却因命运的捉弄,陷入了与裴琰的纠葛之中。她如佛前的琉璃灯,在漫长的岁月里,沾染了人间香火,渴望着温暖与真情。而裴琰,一介书生,怀揣着对世间真理的追求,在风雪中执着前行,却未曾领悟到,命运早已为他安排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他们的爱情,如同雪泥上的鸿爪,虽留下了痕迹,却终究抵不过时光的洪流。情丝缠绕,让他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佛偈声声,却又似无情的利刃,一次次刺痛他们的心。三生石上的宿命,早已注定了这段感情的悲剧结局。
在这古寺的废墟之上,一切都已归于平静,可那隐藏在焦土与书页间的故事,却如同一颗颗深埋的种子,在每一个听闻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这片荒芜之地,仿佛能看到裴琰与阿蘅的身影在光影中交织,诉说着那段被岁月尘封的爱恋,为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又哀伤的色彩,让人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不禁为那段凄美的爱情扼腕叹息。
桂如英陈维棠杨丽娟小说(老太太重生,整治白眼狼大杀四方)全文免费版阅读小说结尾(书荒必看)女主把他踩入泥土我捧起来呵护夏心儿厉朝渊温苒延伸(强制文男主?你不要我要!,)(温苒夏心儿厉朝渊)整本免费版在线+完美终章结局(谢之语谢执野谢蓁蓁)谢蓁蓁谢执野小说隐藏篇章篇(白首恨迟暮)在线畅读无广告高口碑小说快穿本炮灰变成了小娇娇楼晓楼昱小说彩蛋(穿书之女配保命手册,)(楼晓楼昱)全书清爽版阅读完本_本站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