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泽蓬秀的小说锦绣时光:御膳房外的烟火情林锦绣萧景珩全文在线阅读
1暴雨穿越
暴雨倾盆而下,林锦绣抱着装满食材的塑料袋在巷子里狂奔,脚下一滑,整个人摔进了路边的排水渠。等她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泥泞的田埂上,身上的t恤变成了粗布短打,周围是陌生的青瓦白墙和挑着菜筐的村民。
"姑娘,可是迷路了?"一位老妇人关切地凑过来,"这是青州地界,离城里还有二十里地呢。"林锦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突然注意到老妇人腰间挂着的铜制令牌,上面刻着"御膳房采办"几个篆字。
凭着现代五星级大厨的敏锐直觉,林锦绣在老妇人惊讶的目光中辨认出她筐里的紫苏叶和新鲜菱角。"大娘,您这些食材是要送去京城御膳房吧?"她试探着问,"我会做一道紫苏焗菱角,保证比宫里大厨做得还香,您带我进城如何?"
三日后,青州最大的酒楼"醉仙居"门前,挂起了"锦绣食坊"的新招牌。林锦绣系着自制的围裙,在灶台前忙碌。她独创的麻辣小龙虾、芝士焗红薯和冰镇酸梅汤,很快吸引了大批食客。
这天正午,食坊突然来了一群黑衣侍卫,将整个二楼包下。林锦绣正疑惑,就见一位身着月白锦袍的男子缓步上楼,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眉眼如画,却带着几分疏离,正是当今二皇子萧景珩。
"听闻姑娘这里有奇特美食,本王倒要尝尝。"萧景珩入座后,目光扫过菜单上的"铁板牛肉粒"和"芒果布丁",神色微动。当小龙虾红彤彤的端上桌时,他微微皱眉:"这带壳的虾,如何入口?"
林锦绣忍不住笑出声,亲自示范剥虾。她白皙的手指灵活地剥开虾壳,露出鲜嫩的虾肉,蘸上秘制酱料递过去:"殿下请尝。"萧景珩鬼使神差地接过,入口的瞬间,鲜辣滋味在舌尖炸开,让他不禁挑眉。
此后,萧景珩成了食坊常客。林锦绣发现,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子,其实对民间烟火充满好奇。他会认真听她讲解现代厨房的厨具,也会在她研制新菜时提出独到见解。
一日暴雨,萧景珩冒雨前来,发梢还滴着水。林锦绣递上热姜茶,嗔怪道:"殿下何必如此?"萧景珩凝视着她的眼睛,轻声说:"本王怕你这里的烟火,熄了。"
2食坊风云
然而,皇家的风云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太子突然病倒,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萧景珩的政敌开始散布谣言,说"锦绣食坊"用妖术迷惑人心。一夜之间,食坊被查封,林锦绣也被关进了大牢。
黑暗中,林锦绣蜷缩在冰冷的地面上,突然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萧景珩举着烛火出现,他褪去了往日的从容,眼中满是焦急:"我来晚了。"他将一件披风披在她身上,"等我解决了朝中之事,就带你离开这里。"
林锦绣却摇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殿下,这是我设计的新式厨房。无论外面如何风云变幻,美食总能温暖人心。我想和你一起,开一间真正的皇家御膳房。"
萧景珩愣住,继而笑出声。他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好,本王不仅要护你周全,还要让这天下,都尝到你做的美食。"
数月后,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座气派的酒楼拔地而起。匾额上"锦绣御膳房"五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开业那日,萧景珩亲自坐镇,为宾客们介绍一道道创新菜肴。
林锦绣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满堂宾客和忙碌的伙计,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照着萧景珩向她走来的身影。这一刻,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掌柜的!雅间贵客点了十道招牌菜,还说要见您!"跑堂伙计满头大汗地冲进厨房。林锦绣解下围裙,对着铜盆里的倒影理了理鬓发。自从"锦绣御膳房"开业,这样的特殊要求几乎每日都有,只是今日不知又是哪位达官显贵。
推开雕花木门的刹那,林锦绣愣住了。屋内除了几位身着华服的官员,竟还坐着一位头戴帷帽的神秘女子。女子掀开面纱,露出明艳动人的面容——正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柔嘉公主。
"久闻林姑娘厨艺出神入化,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柔嘉公主目光在她身上逡巡,"本宫想请姑娘入宫,专为我开设小厨房,不知意下如何?"
林锦绣正要婉拒,萧景珩却推门而入。他神色淡然地行了个礼:"皇妹这是要与二哥抢人?"话音未落,屋内气氛骤然紧张。柔嘉公主冷笑一声:"二哥莫不是忘了,这京城内,还没人敢驳本宫的面子。"
3烟火情深
当晚,萧景珩在书房来回踱步,案上摊着密报:太子之病蹊跷难解,朝中已有大臣提议立柔嘉公主为皇太女。林锦绣将温好的桂花酿推到他面前:"别愁眉苦脸了,先尝尝我新酿的酒。"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微发凉:"阿绣,柔嘉此举恐怕没那么简单。她若将你困在宫中......"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尖锐的哨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冲向庭院——只见御膳房方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待他们赶到时,厨房已被大火吞噬。林锦绣看着熊熊烈火中逐渐变形的厨具,泪水夺眶而出。这些都是她精心改良的蒸锅、烤箱,承载着她无数心血。萧景珩将她紧紧搂在怀中,眼中闪过寒芒:"定是有人蓄意纵火,我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从屋顶掠过。萧景珩果断追去,林锦绣犹豫片刻,也跟了上去。穿过几条小巷,他们在城郊破庙发现了可疑踪迹。破庙内,柔嘉公主正与太子的心腹密谋,桌上摆着的,竟是能让人慢性中毒的西域奇药。
"原来太子之病,是你们所为!"萧景珩剑指两人。柔嘉公主却不慌不忙:"二哥,这天下本就该能者居之。林姑娘若肯助我,本宫可保她一世荣华。"
林锦绣冷笑一声:"公主殿下怕是误会了。我开食坊不为荣华,只为让百姓吃到美味。而你,不配谈’能者’二字!"话音未落,她突然抄起墙角的木棍,趁着对方不备,狠狠砸向药罐。
混乱中,萧景珩与刺客交手,林锦绣则在一旁寻找灭火的水源。突然,她发现墙角有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账簿,详细记录着柔嘉公主私通外敌的罪证。
这场风波平息后,柔嘉公主被褫夺封号,太子之病也得以治愈。萧景珩因护国有功,被册封为监国。而林锦绣,在废墟上重建了御膳房。新店开业那日,她推出了一道新菜——凤凰涅槃,用火焰炙烤的秘制烤鸭,寓意浴火重生。
夜深人静时,萧景珩将她拥入怀中:"阿绣,等一切尘埃落定,我便向父皇求娶你。"林锦绣靠在他肩头,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其实,我更想和你一起,将美食传遍天下。"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重新亮起灯火的御膳房。林锦绣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无数挑战,但只要有萧景珩在身边,再大的风浪,他们都能携手度过。而属于他们的烟火爱情,也将如同这永不熄灭的灶火,越燃越旺。
4上元惊变
三个月后的上元节,京城张灯结彩。锦绣御膳房门前排起长队,百姓们争相购买新推出的"团圆酥"。林锦绣系着金丝绣边的围裙,正指导厨娘调制桂花蜜,忽听得二楼雅间传来瓷器碎裂声。
"这是什么怪味?也配叫御膳?"身着孔雀蓝锦袍的西域使臣掀翻桌子,浓眉倒竖,"本使要见你们东家!"林锦绣快步上楼,只见使臣脚下踩着一滩汤汁,正是新研发的螺蛳粉。
"大人息怒。"她福了福身,"这螺蛳粉以酸笋、腐竹入味,初闻刺鼻,细品却回味无穷。若大人愿再尝一口......"话未说完,使臣已拔出弯刀:"中原人莫不是故意羞辱我邦?"
千钧一发之际,萧景珩手持象牙笏板踏入雅间。他身着绯色官服,腰间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木尔丹使臣远道而来,何必动怒?"转头朝林锦绣使了个眼色。
林锦绣心领神会,快步退下。片刻后,她端来新制的菜肴——一盘油亮的大盘鸡香气四溢,搭配西域特色的馕饼。木尔丹使臣的鼻翼动了动,眼神却依旧警惕。
"此菜名为’丝路风情’。"林锦绣将筷子递过去,"鸡肉鲜嫩,土豆软糯,馕饼吸饱了汤汁,最适合大人的口味。"使臣尝了一口,紧绷的表情瞬间缓和,大快朵颐起来。
这场风波后,萧景珩将林锦绣拉到后花园。月光下,他从袖中掏出一枚刻着并蒂莲的银镯:"明日早朝,我便向父皇请旨。"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殿下!边疆急报!"亲卫翻身下马,呈上染血的军报。原来西域某部落突袭边关,领头之人正是木尔丹的兄长。萧景珩脸色骤变:"看来今日之事,是早有预谋。"
三日后,萧景珩披挂出征。临行前,林锦绣将一包特制的行军粮塞进他怀中:"这压缩饼干和肉脯能充饥,辣椒粉可用来防身。"她强忍着泪水,"你答应过我,要回来吃团圆饭。"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按在胸口:"等我平定战乱,便风风光光娶你。"转身时,他的披风扫过石阶,惊起一片尘埃。
5军粮革新
此后三个月,林锦绣将全部心力投入改良军粮。她研发出的脱水蔬菜包、豆制蛋白块,不仅轻便易携,还能长期保存。就在她准备将新成果送往军营时,却收到萧景珩中伏重伤的密信。
深夜,林锦绣乔装成军医潜入军营。帐篷内,萧景珩面色苍白地躺在榻上,左肩箭伤已开始溃烂。她迅速取出随身带来的消炎药膏:"忍着点,这药虽疼,却能救命。"
萧景珩强撑着起身,握住她的手腕:"胡闹!这里危险,你快回去!"林锦绣却摇头:"我在现代学过急救,能救你。"她的指尖在伤口处翻飞,动作轻柔却果断。
经过半月调养,萧景珩伤势渐愈。在他的指挥下,大军设下空城计,大败敌军。班师回朝那日,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当看到萧景珩身后的林锦绣时,目光微微一滞。
"儿臣有个不情之请。"萧景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单膝跪地,"请父皇赐婚,让儿臣娶林锦绣为妻。"皇帝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定,又望向林锦绣手中捧着的军粮改良方案,终于点头:"准了!"
半年后,皇家婚宴轰动京城。锦绣御膳房歇业三日,为新人筹备喜宴。当林锦绣身着凤冠霞帔,与萧景珩执手走过红毯时,她忽然想起初到异世的狼狈模样。
"在想什么?"萧景珩附在她耳边低语。林锦绣望着满堂宾客,笑道:"在想,以后要开连锁食肆,让我们的美食传遍天下。"
夜色渐深,洞房内烛火摇曳。萧景珩轻轻挑起喜帕,眼中满是深情:"夫人的愿望,为夫定当全力相助。"窗外,烟花绽放在夜空,照亮了这对有情人的笑颜。而属于他们的烟火人生,正如同这绚烂的烟火,在岁月长河中,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三载光阴转瞬即逝。晨光微熹时,林锦绣已在御膳房后院试验新菜。铜锅里的糖稀咕嘟冒泡,她将裹着芝麻的山药条小心翼翼地浸入,一旁的小丫鬟春桃瞪大眼睛:"少王妃,这黑黢黢的东西真能吃?"
"这叫拔丝山药,待会儿就能拉出金丝来。"林锦绣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身着朝服的萧景珩跨进门槛,玄色衣摆扫落几片晨露,"西北商队传回消息,吐蕃使者点名要尝你做的菜,还带了雪山寒参做食材。"
6食神封号
林锦绣眼睛一亮,接过油纸包裹的人参。寒参通体雪白如玉,在晨光下泛着幽幽冷光。她沉吟片刻,突然转头吩咐:"春桃,取冰窖里的牛乳,再把上次西域商人进贡的藏红花拿来。"
三日后,皇宫太和殿。吐蕃使者禄东赞捻着络腮胡,目光扫过摆满珍馐的长案:"听闻萧王妃厨艺出神入化,今日若不能一饱口福,这通商条约......"话音未落,林锦绣端着白玉食盒款步而入。
食盒打开,雾气氤氲中,一盏晶莹剔透的冰盏缓缓浮现。寒参切成薄片,浸泡在凝结如琥珀的牛乳冻里,点缀着艳红藏红花。禄东赞挑起寒参入口,先是被冰得一激灵,紧接着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惊得他胡须都竖了起来:"此等神作,堪比雪域圣物!"
正当宾主尽欢时,一名侍卫匆匆入殿,在萧景珩耳边低语几句。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太子突然昏迷,太医院束手无策,皇后懿旨已下,命林锦绣即刻入宫诊治。
宫道上,萧景珩握紧林锦绣的手:"太子之症来得蹊跷,你千万小心。"坤宁宫内,太子面色青紫地躺在床上,林锦绣刚要把脉,却被皇后拦住:"慢着!听闻你善用奇巧之物,难保不是用妖术毒害太子!"
林锦绣不动声色地取出银针探入太子喉间,针尖瞬间发黑:"殿下是中了西域的’蚀心蛊’,需用活物引蛊。"她转头望向窗外,春桃正捧着竹笼候在廊下,"这是我特制的食盒,内有掺了药材的糯米团子,定能引出蛊虫。"
子夜时分,竹笼里突然传来异动。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赤红蛊虫顺着团子爬出,林锦绣眼疾手快,用淬了雄黄的匕首将其斩杀。皇后看着蛊虫尸体,脸色煞白:"这...这怎么可能?"
此事过后,皇帝特赐"食神"金匾予锦绣御膳房。林锦绣却在匾额落成当日,带着萧景珩来到京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新落成的三层楼阁前,"锦绣天下"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从今天起,"她指着楼阁里忙碌的伙计,"这里不仅有精致宴席,还会开设平民食堂,让百姓都能吃到干净实惠的饭菜。"萧景珩揽住她的腰,眼中满是骄傲:"夫人这是要开遍九州?"
暮色渐浓时,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街边的食摊上,小贩正学着林锦绣教的法子制作煎饼果子。孩童们举着糖画嬉笑跑过,空气中飘着糖稀的甜香。
7丝路烟火
"珩哥哥,你听。"林锦绣突然驻足。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混着鼎沸人声,竟是说书评弹艺人在讲《锦绣王妃传奇》。萧景珩笑着将她往怀里带了带:"看来夫人这传奇,要比御膳房的烟火更长久。"
月光爬上屋檐时,林锦绣倚在萧景珩肩头,看着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她忽然想起初穿越时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而如今,她亲手点燃的这簇烟火,终于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
五年后的清明,京城西郊的"锦绣书院"内传来朗朗书声。这座由林锦绣出资修建的学堂里,不仅教孩童识字算术,更开设了烹饪、农学等实用课程。她抱着三岁的幼子萧明煦站在厨房前,看着学生们将新收的麦子磨成面粉。
"母亲,我也要学做馒头!"明煦奶声奶气地挣扎着下地,胖乎乎的小手沾满了面粉。林锦绣笑着将他放在案板旁,手把手教他揉面团。窗外,萧景珩身着常服缓步走来,手中提着刚从市集买的新鲜莲藕。
"西北传来急报,"他将莲藕递给厨娘,压低声音道,"丝路商队在玉门关外遇袭,货物尽毁,连带着我们资助的流动食铺也被烧了。"林锦绣的手顿了顿,去年她特意在商道沿途开设食铺,不仅为旅人提供餐食,更暗中收集情报、救助流民。
当夜,林锦绣在书房铺开地图,烛光将她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萧景珩为她披上披风:"我明日便启程,你..."话音未落,门突然被撞开,十五岁的长女萧明瑶提着裙摆跑进来,腰间的玉坠随着动作轻晃:"父亲母亲,我也要去!我已跟锦绣天下的掌柜们学了半年经营之道!"
三日后,浩浩荡荡的车队驶出京城。林锦绣带着明瑶坐在马车里,车辕上挂着特制的铁皮饭盒,里面装着她新研制的压缩军粮。玉门关外,黄沙漫天,被烧毁的食铺只剩断壁残垣。明瑶跳下车,立刻指挥伙计搭建临时灶台:"先熬些绿豆汤,给流民们解解暑!"
林锦绣在废墟中发现了半截烧焦的账本,上面依稀可见"突厥商队"的字样。她正欲细看,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萧景珩手持长剑护在她身前,却见一队身着白衣的神秘人疾驰而来,为首女子面纱下露出的眼角,竟与林锦绣有几分相似。
"姐姐果然在这里。"女子摘下面纱,身后众人齐刷刷跪地,"属下奉主上之命,特来相助。"原来,这是林锦绣暗中培养的"食影卫",成员多是各地食铺收养的孤儿,既能收集情报,又能传递消息。
经过半月筹备,新的流动食铺重新开张。林锦绣将现代的快餐模式引入,用竹筒盛装饭菜,既方便携带又能重复使用。明瑶则想出"以工换食"的法子,流民们帮忙劳作便能换取餐食,食铺很快恢复了生机。
8烟火长歌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突厥使者突然造访,要求关闭所有中原食铺,理由竟是"中原美食扰乱了草原子民的生活"。林锦绣不动声色,在接待宴席上推出了一道特殊菜肴——用草原特有的羊奶、青稞,搭配中原香料制成的酥油茶泡饭。
使者尝过后,神色松动:"此等做法倒是新奇。"林锦绣趁机呈上计划书:"不如开设’丝路美食坊’,融合两地特色,既能互通有无,又能避免纷争。"
半年后,第一家丝路美食坊在突厥王庭开业。林锦绣站在穹顶之下,看着突厥姑娘们学着包饺子,中原厨师们调试着马奶酒,突然眼眶发热。萧景珩揽住她的肩:"看,你点燃的烟火,已经烧到了大漠深处。"
十年光阴倏忽而过。那日林锦绣站在新落成的"天下第一楼"顶层,望着京城内星罗棋布的食铺,望着往来商道上流动的餐车,望着书院里奔跑的孩童。明瑶已能独当一面,掌管着半数商铺;明煦也继承了母亲的天赋,捣鼓出了自动舂米机。
萧景珩从背后环住她,鬓角已染霜色:"累了吧?"林锦绣靠进他怀里,远处传来孩童的歌谣:"锦绣娘子巧,烟火照九霄,一碗人间味,暖透万重霄..."
暮色四合时,她忽然想起那个改变命运的雨夜。原来命运的馈赠早已写好序章,从初遇时的惊鸿一瞥,到如今的万家灯火,这穿越千年的烟火,终究汇成了一曲永不落幕的长歌。而她与萧景珩,不过是这漫长岁月里,最平凡也最幸运的守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