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文清穿之教夫笔记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清穿之教夫笔记全文免费阅读(温辞胤禛)
温辞生完孩子,胤禛和胤祥也被留在了京城,康熙会带走了一、三、八、九、十和十四几位成年阿哥,还有十七、十八两位年幼的小阿哥。
而以往都是留下来监国的太子,此次也在随行之列。胤禛被留下监国,五爷恒郡王一起监国。
胤禛找了个时间,把十四叫进府。他怕冲动的十四,到时候掺和到太子的事情中。
“老十四,这次你随皇阿玛巡行塞外,不妨和老八他们走近些。”
“四哥,我以后不听八哥他们了,你放心。”十四爷以为胤禛还在怪他之前和八阿哥他们走太近。
“此次前去,我恐有事发生,老八是个聪明人,懂得如何明哲保身,你跟着他们准没错。千万不要掺和太子的任何事情。”胤禛严肃地跟十四解释。
十四的脸上也立马严肃起来,“四哥,你是说这次会发生什么大事?”
胤禛摇摇头,“我不确定,但最近皇阿玛对待太子的态度过于微妙,我怕有事发生。总之,你自己注意一些。”
“好,不就是跟着八哥么,我擅长啊,不过四哥你放心,我现在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我不会犯浑的。”十四听自己亲哥说的话,以前胤禛可不会正儿八经地跟他聊朝堂之事。
“你记住,凡事不要掺和,去了就只管行围打猎,玩闹一番,你现在身上并无差事,无人会在意你的行为。”胤禛再三叮嘱。
“知道了,四哥。”十四此次过来,除了胤禛传话找他有事,他也想见一见自己那两个刚出生的侄子,前天洗三礼,自己在军营没能参加,只有完颜氏带着两个侧福晋来了。
“四哥,带我去见见两位小侄子啊。我前天都没见到。”
胤禛便带着十四去了风仪园,让奶娘把双胞胎兄弟俩抱到了正厅里,让十四见见。毕竟温辞还在坐月子,不方便见客。
两个小阿哥此时正好醒着,吃饱了奶,正吐着泡泡。十四抱过一个,问道:“这是五阿哥还是六阿哥?”
“回十四爷的话,您抱得是六阿哥,四爷怀里的是五阿哥。”奶娘回禀。
两个孩子虽然出生才几天,但性子已经明显地能看出不同,五阿哥凡事不急不慢,饿了也就小声哼哼,几乎不哭不闹。而六阿哥却是个急性子,但凡一点点饿,或者尿了拉了,马上就嗷嗷大哭。奶娘耽搁不了一点。
吃奶的时候也是,五阿哥是慢悠悠的吃,六阿哥吃起来火急火燎的。兄弟俩和亲哥弘暦性子不同,弘暦正好介于两者之间。
此时是抱着六阿哥的十四,突然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奶娘便看到了沿着十四衣袍的一道水流。六阿哥直接尿十四身上了。
奶娘忙接过六阿哥,抱去里间换尿布。胤禛也把五阿哥交给奶娘。自己带着十四去前院换衣服,在温辞这里换不适合。
换过衣服的十四便回府了。他要嘱咐一下完颜氏,准备随行去塞外的准备,自己还要回军营。到正月二十那天,再回府一起出发。
离府准备回军营的十四,被九阿哥拦在了半道上。他便跟着九阿哥去了旁边的茶楼,一进包间,八阿哥果然在,十阿哥也在。
“老十四,最近忙什么呢,宫宴初二以后就没见过你了。”八哥一如既往地温和语气。
“哎,别提了,我去军营了,这不回府了一趟又要回去了。”十四故作苦恼,既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好好跟着四哥了,这边自然不会掏心掏肺了。
“军营?那里艰苦,你怎么会去那里?”八阿哥岂会打听不到十四去了哪里,又是谁把他弄进去的,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九阿哥拿着一杯茶,眼神里透着怀疑,“我听说前段时间四哥找了隆科多,不会是四哥把你弄进去的吧?怎么?四哥这是培养你掌兵,为他当助力?”
“哼!四哥怎么可能会培养我掌兵,他就是看我不顺眼,想让我吃苦,偏我额娘还支持,不然我才不会去呢。”十四心底嗤笑,小样儿,套我话呢。
八阿哥拍拍十四的肩,好似替胤禛说话,“老十四别胡说,四哥怎么会是这种人呢?虽然平时四哥总训你,但我相信他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总在外面训我,一点面子不给我,哪像我亲哥,倒像我对头。”十四还是装出以前和八阿哥他们一起时的样子。
八阿哥看十四还是对胤禛一副愤愤的样子,便放下心来,他最近一直琢磨,就怕老十四跟他们离心,靠着胤禛去了,现在看来不会。
“哎呀,八哥。能不能不说他了,你找我有事儿?没事儿我得走了,去晚了,我怕被人告状。反正去了塞外,咱们有的是时间好好聊。”十四不耐烦了,只想快点走。
八阿哥点点头,“不耽误你,你去吧,回头我们到了塞外再聚。”
十四便离开茶楼回军营。十四一离开,一直未说话的十阿哥便道:“我就说是八哥多虑了,十四的性子,怎么可能和老四那个冰块走得近呢。”
“老四这个人说好听点公正严明,说白了就是不讲情面,冷血无情。十四确实跟他不是一路的。”
八哥如此才放下心来,今天也是存了试探十四的心思,才将人拦下的。倒也不是故意等在这里,而是坐在窗边的九阿哥远远地看到老十四骑马往这边过来,才下去拦的人。
温辞边坐月子边数着日子,转眼便到了正月二十。
正月二十当天,胤禛出去送圣驾出行,直至午时才回来。温辞知道胤禛之前找过十四,告诫过他,所以她现在心里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等着圣驾到了塞外,胤禛安排的人传消息过来了。
双胞胎兄弟俩满月那天,胤禛没有大办,毕竟康熙不在京里,他的兄弟们也多数跟着随行了。所以在府里小小的办了一场,就请了十三府上、留京的五爷恒郡王胤祺和七爷淳郡王胤祐,以及钮祜禄府上的人。
十三爷受伤,自然是做样子做到底,没有前来,只有温羡一个人来了。
人虽然少,也是热闹了一天。如今的李氏,自知已经完全比不上温辞,加上二格格时不时地劝导,已经渐渐低调下来。而剩余诸如宋氏/武氏这些格格,更是不敢出幺蛾子,所以满月宴格外顺利.
那天随五爷胤祺一起来的,还有康熙的赏赐,以及口谕。康熙为两个双胞胎孙子取了名字,分别叫弘昼和弘曕。
在儿子名字这件事上,温辞已经死心了,听到熟悉的两个名字,已经平静地接受了。
宫里的德妃也送来了不少赏赐。因着温辞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他们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第二排的留着的空耳房,便开了三间,分别做三兄弟的库房。
抱着新出炉的弘昼,温辞听着胤禛说着圣驾已经到了热河行宫。要不了几天就会到木兰围场。
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圣驾到了木兰围场,康熙接见蒙古各部的消息。
在京城的日子一直平淡地过着。到了三月的时候,春暖花开,温辞带着三个儿子在后花园里遛弯。
弘暦已经两岁了,自己带着奶娘和小太监在花园里到处乱窜。温辞和郭嬷嬷则一人抱一个,后面跟着一串人,慢悠悠地散着步。
这是苏培盛找了过来,“侧福晋,爷回府了,正等您回去,说有事相商。”
温辞连忙叫住乱跑的弘暦,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回了风仪园。
温辞把孩子交给奶娘,让抱下去喂奶哄睡。胤禛则在书房等着温辞。
“怎么了?是塞外传了什么消息进京?”温辞走进书房,书房里就胤禛一人。
胤禛拿出一封折子,示意温辞打开看,“塞外传来消息,十八弟病重,皇阿玛让京里擅长小儿科的太医立即前往塞外诊治。”
温辞看着手里的折子,除了十八阿哥的事,还有一个消息,“皇阿玛把直郡王家的大格格指婚蒙古准格尔部的郡王?”
大阿哥直郡王,目前有七个子女,四女三子。前面的四个女儿和长子均为嫡福晋所出。嫡福晋在连生四个女儿后,才生了长子弘昱,当时由于嫡福晋接连生女,身子未养好,生下来的弘昱便也是体弱多病。
但大阿哥执意要嫡长子,事事压太子一头,便顾不上嫡福晋的身体,前年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殁了。到了去年,直郡王的一位侧福晋和一位格格才分别生下了二阿哥和三阿哥。
去年康熙给直郡王指了继福晋张佳氏,是正黄旗一位总兵官的嫡女。这个官职家的嫡女,做皇子福晋,着实是属于烧高香,高攀了。
说回到直郡王家的大格格,大格格今年十四岁,是直郡王最疼爱的女儿,自从直郡王嫡福晋生完弘昱,一直缠绵病榻后,便替母管理整个直郡王后院。
如今被康熙封了一个郡主,便要去蒙古和亲了。
这两件事的发生,让温辞知道,事情的发生又是跟她所知的历史贴上了。
温辞放下折子,“我和温羡做的梦里,太子被...导火索就是说有弟弟病故,皇阿玛斥责太子没有兄弟情谊,难道就是十八弟?”
胤禛坐在书桌前,仔细想了想温辞的话,“不无可能,现在的太子,对我们下面的兄弟确实大不如前。”
如今的胤禛和温辞也不能做什么,胤禛只是派人传信十四,再三让他小心。剩下的便只有等了。
再有半月,便传来康熙下旨废太子,并派大阿哥直郡王将太子押解回京。这个消息胤禛比圣旨到京前先知道。
而之前说的十八阿哥,也如温辞知道的那样,还是夭折了。由三阿哥扶棺送回京城安葬。
一同随驾的隆科多在圣旨到达京城前,先传了消息给胤禛。胤禛得到消息后,心里才算踏实下来,之前心里一直乱糟糟的。一边相信温辞,可一边觉得自己相信一个梦,又觉得有点荒唐。
如此尘埃落定,胤禛对于温辞,现在更是信任有加,更相信她真的是上天送给他的福气。否则,自己怎么会事事顺遂。
十四的信也到了胤禛手里,信里说了,自己在塞外除了行围打猎,就跟着八阿哥他们吃酒玩乐。太子被废的事情发生时,自己在帐篷睡觉。
当时说是太子在被康熙因十八阿哥夭折的事情斥责后,又在夜晚被康熙抓住,深夜窥探康熙营帐,疑有谋逆之举。
康熙让直郡王送废太子回京,自己却还是留在塞外,继续围猎。温辞提示胤禛,
“废太子回京,在京城的你们,和大臣们的态度,皇阿玛一定会让人密切关注。”
“按你的意思呢?”胤禛知道,废太子刚倒台,他不可能去做出头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低调。
“废太子是皇阿玛一手带大的,无论如何,皇阿玛总会善待于他,气头上让他吃点苦而已。”温辞对于胤禛接下来的如何做,还是放心的,他一直是个行事缜密的人。
“历来做父母的,不可能对自己亲子下狠手。”
“我明白,我只会听命办事,你放心。”胤禛早就想好了,如果太子真的被废,他便要更好地藏起自己的心思,只做一个一心为朝廷办事的,毫无野心的郡王爷。
而十三和十四,三十自不必说,一定是事事以他为先。现在的十四可不同以往,而且在军营待着,也不会出什么事。
想到这里,胤禛对温辞交代,“你让人准备准备,两日后,我们去庄子上。”
温辞明白胤禛是要避世了,废太子一事,胤禛作为监国的皇阿哥,一定会有很多人上门探听消息,此时避开方为上策。
“那福晋和其他人呢?”
“福晋就让人去问一下,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府里养病。李氏她们就一起去吧。”
胤禛觉得,府里还是不要留太多人,有时候女人也是会坏事的。
如此,温辞便让人去传话,让李氏等人准备两日后去庄子上,而神隐已久的那拉氏,出乎意料地回话,表示也去庄子上。
温辞挑挑眉,那拉氏这是想要重出江湖了。那也要看自己给不给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