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句子网

李小明逆袭之路最新章节列表_李小明逆袭之路全文免费阅读(李小明章节)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5-09-25 03:37:21 

闹钟在清晨六点半准时炸响,李小明伸手去按,却把手机扫到了地上。屏幕亮起,显示着三条未读短信:两条是信用卡最低还款提醒,一条来自房东张阿姨,内容简洁粗暴——“小明啊,这个月房租十五号前必须到账,不然我可租给别人了哈。”

他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环顾这间不足十平米的隔断间。墙壁上贴着泛黄的墙纸,角落堆着几个纸箱子,里面塞满了大学毕业后没舍得扔的旧书和海报。唯一的窗户对着隔壁楼的墙壁,透进来的光都带着股憋屈的味道。

“得,又是没钱的一天。”李小明打了个哈欠,踢开脚边的泡面盒,趿拉着拖鞋走向卫生间。镜子里的男人头发凌乱,眼下挂着深褐色的黑眼圈,t恤领口磨得起了毛边。他挤了点快用完的牙膏,忽然想起昨天开会时,创意部总监王大海那声震耳欲聋的怒吼。

“李小明!你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xx洗发水,让你的头发更柔顺’?这种小学生水平的文案也好意思拿出来?我看你这三个月的绩效考核,又是部门垫底吧?”王大海地中海的头顶在会议室的灯光下闪闪发光,“我告诉你,公司不是养闲人的地方,再这样下去,你自己看着办!”

周围同事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李小明背上,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尤其是坐在斜对面的林薇,她穿着白色衬衫,头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连皱眉的样子都那么好看。那一刻,李小明觉得自己像只被踩在脚底下的蚂蚁,渺小又狼狈。

李小明逆袭之路最新章节列表_李小明逆袭之路全文免费阅读(李小明章节)

“靠,地中海暴君!”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嘟囔了一句,算是给自己找回点场子。洗漱完毕,他从柜子里翻出唯一一件稍微体面点的蓝色衬衫,领口处还有上次不小心沾上的咖啡渍。他试图用手搓掉,结果反而晕开了一片更大的印记。

“算了,死猪不怕开水烫。”李小明破罐破摔地套上衬衫,抓起桌上的公文包——那是他花五十块在夜市买的仿皮货,拉链头已经掉了一个——冲出了门。

城中村的早晨永远充斥着油烟味和叫卖声。李小明在路口买了个两块钱的鸡蛋灌饼,边吃边往公交站跑。刚咬了两口,塑料袋底就漏了,饼掉在地上,滚了两圈,沾满了灰尘。

“我……”李小明看着地上的饼,又看了看手腕上那块花三十块买的电子表,时间显示七点五十,距离打卡还有十分钟。他来不及心疼,骂了句脏话,拔腿就跑。

跑到公交站时,他要坐的那趟车刚好关门启动。李小明一边追一边喊:“师傅!等一下!”可公交车像头笨重的巨兽,头也不回地开走了。他脚下一滑,左脚的拖鞋飞了出去,落在马路中间,被后面的轿车碾得粉碎。

“我去!”李小明单脚站在路边,看着自己那只孤零零的拖鞋,欲哭无泪。最后,他只好光着左脚,把右脚的拖鞋也脱下来拎在手里,一瘸一拐地往公司走。幸好公司离公交站不算太远,但光脚踩在柏油路上,烫得他直咧嘴。

好不容易到了公司楼下,他躲在墙角穿上那只幸存的拖鞋,整理了一下衣服,深吸一口气,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走进了电梯。电梯里人很多,他闻到自己身上淡淡的汗味和鸡蛋灌饼的油味,下意识地往角落缩了缩。

刚进办公室,王大海的声音就从隔断后面传来:“李小明!你怎么才来?赶紧到我办公室来!”

李小明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走了过去。王大海扔给他一份文件:“这个月的实习生考核报告,你负责写。还有,下午三点之前,把那个房地产项目的新文案给我。要是再像上次一样,你知道后果。”

“可是王总监,那个房地产项目……”李小明想说自己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需要点时间查资料。

“没有可是!”王大海打断他,“我请你来是干活的,不是来提要求的。要是觉得难,现在就可以收拾东西走人。”

李小明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默默地拿起文件,走出了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工位,他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一个相亲软件的消息提醒。是上周六那个相亲对象发来的,只有短短几个字:“李哥,我觉得我们不太合适,祝你早日找到幸福。”

李小明苦笑了一下。那个姑娘见了他三分钟,得知他没房没车没存款,工作也只是个“文案助理”后,就匆匆找了个“闺蜜打电话”的借口离开了。临走时,她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件过时的二手家具。

“三无青年”,李小明自嘲地想。没房,没车,没对象。哦对了,可能很快连工作也要没了。他打开手机银行app,查看余额——三位数,还不够交半个月的房租。催款短信又进来了几条,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在他耳边盘旋。

中午吃饭,李小明照例点了份九块九的特价外卖麻辣烫。正吃着,林薇端着咖啡从他身边走过,笑着问:“小明,还在吃麻辣烫啊?”

李小明嘴里塞满了面条,烫得说不出话,只能含糊地“嗯”了一声,感觉自己的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根。他注意到林薇今天换了件新的白衬衫,衬得她皮肤更加白皙,气质也越发清冷。

下午两点半,李小明还在为房地产文案发愁。他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尊贵府邸”“稀缺地段”“升值潜力”的词眼,像一堆乱码,怎么也组合不出一个像样的句子。

眼看三点快到了,王大海随时可能过来催,李小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起身去茶水间想接点热水,顺便清醒一下脑子。手里端着马克杯,心里还在琢磨着文案,没注意到迎面走来的林薇。

“砰——”一声,两人撞在了一起。李小明手里的咖啡全洒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泼在了林薇那件崭新的白衬衫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林薇低头看着胸前那片深褐色的污渍,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周围几个同事也看了过来,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对、对不起!林薇!我不是故意的!”李小明吓得手忙脚乱,赶紧掏出口袋里的纸巾,想帮她擦,又觉得不妥,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我……我赔你一件新的吧!多少钱?”

林薇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是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没关系,小明,我自己回去处理一下就好。你也别太自责了。”她说完,没再多看他一眼,转身快步离开了茶水间。

李小明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张湿透的纸巾,感觉自己像个跳梁小丑,在全公司面前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社死”表演。他甚至能听到背后同事们压抑的窃笑声。

回到座位,他再也无心工作。电脑屏幕上的房地产文案,此刻看起来更加面目可憎。王大海的话、房东的催款短信、相亲对象的拒绝、林薇胸前的咖啡渍……所有的画面在他脑海里乱转,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勒得他喘不过气。

下午五点半,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陆续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里渐渐空了下来。李小明趴在桌子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这一天的,只觉得累,前所未有的累。

手机又响了,是妈妈打来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小明啊,吃饭了吗?”妈妈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温柔,“妈今天包了你爱吃的韭菜饺子,给你寄了点过去,你收到了吗?”

听到妈妈的声音,李小明的鼻子突然一酸。他吸了吸鼻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收到了妈,谢谢您。我……我刚下班,正准备去吃饭呢。”

“那就好,”妈妈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工作别太累了,注意身体。要是实在累了,就回家来,爸妈养你。”

“嗯。”李小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怕妈妈听出来,匆匆说了句“妈我先挂了,晚上再给您回电话”,就挂断了电话。

挂了电话,他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颤抖。妈妈那句“爸妈养你”,像一根针,刺破了他强撑的坚强。他想起自己大学毕业时,信誓旦旦地对父母说,要在大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呢?他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

晚上九点,李小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他没去吃妈妈寄来的饺子,而是在楼下的小卖部买了几罐啤酒和一包花生。他坐在床边,一罐接一罐地喝着,酒精麻痹着神经,让他暂时忘记了白天的窘迫和压力。

屋子里很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一点点微光。李小明借着这点光,看着墙上贴着的一张破旧海报。那是他上高中时贴的,上面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汗水浸透了球衣,眼神却无比坚定,下面写着一行英文:“icanacceptfailure,butican’tacceptnottrying.”(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不去尝试。)

这张海报跟了他很多年,从宿舍到出租屋,他一直没舍得撕掉。以前看着它,心里还有点热血沸腾,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像海报上的人一样,在属于自己的“赛场”上发光发热。可现在,他只觉得讽刺。

“尝试?我尝试得还少吗?”李小明对着海报喃喃自语,又灌了一口啤酒,“结果呢?还不是一样被骂‘废物’,被人看不起?”

他越想越憋屈,越喝越醉。酒精上头,他觉得脑袋昏沉沉的,眼前的东西都在打转。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走到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满脸颓唐的男人。

“李小明啊李小明,”他指着镜子里的自己,舌头都有点打结,“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像条……像条丧家之犬!”

“王大海说你不行,相亲对象说你不行,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难道你这辈子,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

镜子里的男人,眼神空洞,没有一丝光彩。李小明看着他,突然觉得一阵心酸。他想起小时候,老师问大家长大了想做什么,他第一个举手说:“我想当作家,写出好多好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同学们都笑他,可他那时眼里是有光的。

什么时候开始,那束光灭了呢?是从第一次被领导骂的时候?还是从第一次发现现实和理想差距那么大的时候?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的自己,很糟糕,糟糕透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小明扶着镜子,喃喃地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句话,他以前也对自己说过很多次,但每次都只是说说而已。可这一次,酒精似乎放大了他的情绪,也点燃了他心里那点快要熄灭的火星。

他晃悠着走到书桌前,推开堆满杂物的键盘,打开了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显得有些狰狞。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敲击着,脑子里一片混乱,却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是王大海发来的微信:“李小明,明天早上九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谈谈你的去留问题。”

看着这条消息,李小明的酒醒了一半。去留问题?看来,真的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他关掉微信,目光重新回到电脑屏幕上。那个空白的文档,像一片等待开垦的荒地。他深吸了一口气,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窗外的夜很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车辆驶过的声音。李小明坐在电脑前,眼神复杂。是就此放弃,收拾东西滚回老家,还是……再试一次?

他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直到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镜子里那个依旧狼狈,但眼神里似乎多了点什么的自己,终于,在文档里打下了第一个字。

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决定,会把他带向何方。而明天早上九点,王大海的办公室里,又会等待着他怎样的“判决”?故事,才刚刚开始。第二部分:笨拙挣扎与意外微光(5000字左右)

王大海办公室的门在九点整准时打开。李小明攥紧了手心的简历——那是他熬夜改了三遍的“离职申请”,却在推开门的瞬间,鬼使神差地换成了昨晚写了一半的公益项目策划草稿。

“王总监,”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关于裁员……我想争取一下残障儿童学校的那个案子。”

地中海头顶的反光晃了晃。王大海盯着他眼下的青黑和皱巴巴的衬衫,嗤笑一声:“就你?连房地产文案都写不明白,还想碰公益?别浪费时间了,赶紧收拾东西——”

“我不要工资!”李小明突然拔高声音,“如果案子搞砸了,我自动离职;要是成了……让我跟着林薇组学三个月。”

办公室死一般寂静。窗外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王大海最终不耐烦地挥挥手:“随便你,别给我惹麻烦就行。”

走出办公室的瞬间,李小明腿一软,差点栽倒在走廊。他没去看同事们惊愕的目光,直奔图书馆。旧书市场淘来的《文案创意手册》散发着霉味,他用红笔在“洞察人性”下面画了波浪线,却在看到“用户画像”时卡了壳——残障儿童的“画像”该是什么样?

凌晨三点的公园成了他的练习场。他对着假山背诵排比句,被晨练的太极大爷用拐杖敲了敲脑袋:“小伙子,失恋了也别在这儿嚎丧啊,吓着我家八哥了!”更惨的是接兼职时,甲方发来需求:“给宠物殡葬服务写文案,要温馨,还要有‘宇宙级的浪漫’。”他熬了通宵交出“让毛孩子在星星上继续奔跑”,却收到回复:“不够震撼,得让人一看就想给猫办个太空葬礼。”

银行卡余额跌破三位数那天,他在便利店买了最便宜的速冻水饺,却在煮的时候把调料包掉进了马桶。蹲在地上看着漂浮的红油包,他突然笑出了声——笑自己连煮饺子都能搞砸。可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冰凉的瓷砖上。

生日那天,他在公司加班到十点,电脑里是改了十八版的公益文案,依旧毫无头绪。手机震动了一下,妈妈发来一张照片:餐桌中央摆着一碗长寿面,卧着两个煎蛋,旁边是爸爸手写的“小明生日快乐”。下面跟着一条转账消息:“儿子,买件新衣服,别总穿旧的。”

李小明盯着屏幕,手指在“领取”按钮上悬了很久。他想起上大学时,妈妈总在他生日那天熬一锅鸡汤,说喝了能变聪明。现在隔着几百公里,她只能用红包表达牵挂。他最终没点领取,回复:“妈,我在公司聚餐呢,同事给我买了蛋糕,挺大的。”

关了对话框,他从抽屉里摸出早上没吃完的冷馒头,啃了两口就咽不下去。楼道的声控灯突然灭了,他摸黑走到窗边,看着对面写字楼的灯火通明。那些窗户里,或许也有和他一样啃着冷馒头的人,在深夜里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目标死磕。

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一次,没有声音,只有温热的液体滑过嘴角,带着咸涩的味道。他想起临来北京前,爸爸拍着他的肩膀说:“混不好就回来,咱家那二亩地还能养活你。”可他怎么甘心呢?那个在作文里写“要让全世界听见自己声音”的少年,怎么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

就在这时,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林薇发来的微信:“小明,我看了你发在内部群的公益草稿,思路挺特别的。明天下午有空吗?我正好要去残障儿童学校送物资,可以带你去看看。”

李小明猛地擦掉眼泪,手指在屏幕上敲得飞快:“有空!太感谢了!”

窗外的月亮不知何时爬上了楼顶,清辉透过玻璃照在他脸上,把泪痕映得发亮。他咬了一口剩下的冷馒头,这次居然觉得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残障儿童学校的走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林薇指着一幅用蓝色和紫色涂满的画说:“这是小豆子画的,他有自闭症,很少说话,但特别喜欢画画。”

角落里,一个穿黄色t恤的小男孩正趴在地上,用蜡笔在纸上疯狂涂抹。李小明走近时,他突然把画纸团成球,塞进了沙发缝里。

“小豆子,这是李叔叔,他想看看你的画。”林薇蹲下身,声音温柔得像棉花糖。

男孩没抬头,只是把脸埋得更深。李小明尴尬地站在原地,突然瞥见沙发缝里露出的一角画纸——上面有个扭曲的红色太阳,周围环绕着黑色的云朵。

“这太阳……好像在哭。”他下意识地说。

小豆子的肩膀猛地抖了一下。他抬起头,第一次看向李小明,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从那天起,李小明成了学校的常客。他不再硬着头皮想文案,而是跟着小豆子一起画画。他发现这个男孩从不用绿色画树,而是用深灰色;画妈妈时,会把头发涂成跳动的橙色。“绿色是下雨天的味道,灰色才是树的样子。”小豆子有一次突然开口,声音细若蚊蚋,“妈妈的头发……像火锅里的辣椒。”

李小明愣住了。他一直以为颜色只是视觉符号,却没想过在小豆子的世界里,颜色是有气味和温度的。他开始试着用小豆子的方式观察:清晨的阳光是带着烤面包香味的金黄,地铁里的人群是挤在一起的深紫色,王大海发火时的脸,是快要爆炸的猪肝红。

林薇看着他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颜色笔记”,笑着递给他一杯热可可:“你好像变了点什么。”李小明低头看自己沾着蜡笔屑的袖口,忽然发现,那个总在镜子前唉声叹气的男人,眼神里好像真的多了点光。

公益提案会定在周五下午。李小明前一晚对着镜子练习了五十遍开场白,结果一进会议室,看到王大海那锃亮的头顶,舌头又开始打结。

“大、大家好,我、我是李小明……”他能感觉到手心的汗把演讲稿纸都浸湿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群‘会用颜色说话’的孩子……”

他没放那些煽情的音乐,也没念华丽的辞藻,只是把小豆子的画投影在屏幕上,一张张讲解:“这是他画的‘第一次摸到雪花’,白色里掺着蓝色,因为他说雪花摸起来像冰块;这是‘老师表扬我时’,用了很多粉色,因为他觉得心里暖暖的……”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投影仪运作的轻微声响。李小明讲到小豆子画“希望”时,画面上是一团混乱的彩色线条,中间却有一个极小的金色光点。“他说,希望就是……在很多很多不好的颜色里,找到一点点亮的地方。”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王大海清了清嗓子,李小明心一沉,准备迎接又一次暴击。

然而,王大海只是说:“那个金色光点……能不能做成动态效果?”

林薇在旁边轻轻推了他一下,眼里带着笑意。李小明懵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能!能做到!”

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摸了摸口袋里小豆子送他的蜡笔——一支被啃得缺了角的金色蜡笔,突然很想给妈妈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时,妈妈正在包饺子。“小明啊,工作顺利吗?”

“妈,”李小明看着天边的晚霞,那颜色像极了小豆子画里的“开心”,“我好像……找到一点点亮的地方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传来妈妈带着笑意的声音:“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可是,李小明不知道,这个“亮的地方”能持续多久。当公益项目真正启动,当小豆子的画要变成现实中的产品,当王大海突然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总部派了个专家来指导,你负责接待”时,他看着那份专家名单,第一个名字就让他浑身冰凉——

那个曾经让他在兼职时改了二十版文案,还克扣了他一半稿费的“甲方爸爸”,赫然在列。

命运的齿轮,似乎又在跟他开一个残酷的玩笑。而这一次,他身后还站着一群像小豆子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孩子。他攥紧了那支金色蜡笔,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挑战,才刚刚开始。

甲方专家的会议室堪比“刑场”。那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用指尖敲着小豆子的画:“想法不错,但不够商业化。我要的是既能打动家长,又能刺激消费的设计。比如这个太阳,能不能改成‘五彩斑斓的黑’?”

李小明手里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又是“五彩斑斓的黑”!他深吸一口气,想起小豆子说黑色是“晚上一个人害怕时的颜色”。“张总,”他第一次鼓起勇气反驳,“黑色对这些孩子来说很特殊。如果非要改,能不能让他们自己选颜色?”

最终,他带着专家去了残障儿童学校。当小豆子把一支荧光绿的蜡笔塞给张总,说“叔叔的领带是这个颜色,像青蛙”时,那个挑剔的男人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项目最终敲定:用孩子们的画做环保袋,每个袋子里附一张卡片,写着画作者的“颜色故事”。

上线那天,李小明守在电脑前。起初销量平平,直到一个网红妈妈发了条视频:她五岁的女儿指着袋子上的蓝色月亮说:“妈妈,这个月亮和我害怕打雷时看到的一样,冷冷的。”

视频一夜爆火。#被孩子颜色治愈的瞬间#冲上热搜,环保袋三天售罄。李小明的手机被记者和合作方的电话打爆,他躲在楼梯间接电话,听见小豆子的妈妈在电话那头哭着说:“有人说,看到我儿子的画,才知道自闭症孩子的世界不是灰色的。”

庆功宴上,王大海拍着他的肩膀:“小子,还行啊!明天开始,你就是项目组长了!”李小明端着酒杯,看着远处和客户谈笑风生的林薇,突然觉得像在做梦。直到有人喊他:“李组长,该你发言了!”

他走上台,话筒拿反了,发出刺耳的电流声。台下哄堂大笑,他也跟着笑了,笑自己紧张得把西装袖口的标签都忘了剪掉。“谢谢大家,”他挠了挠头,“其实我就是个爱瞎想的普通人,只是运气好,遇到了一群会用颜色说话的老师。”

当上“光杆司令”的第一天,李小明就遇到了麻烦。新招来的实习生小王把客户资料搞错了,被王大海骂得狗血淋头。“李小明!这就是你带的人?”地中海头顶在日光灯下格外刺眼。

李小明把小王护在身后:“王总监,是我没交代清楚,我来改。”回到工位,小王红着眼圈说:“李哥,对不起,我……”

“没事,”李小明从抽屉里摸出颗糖递给他,“我刚来的时候,把咖啡洒在林薇姐白衬衫上,比这糗多了。”他想起那天茶水间的“社死”现场,忍不住笑了。小王也跟着笑起来,眼泪还挂在睫毛上。

晚上加班改资料,林薇端来两杯奶茶:“听说你今天替实习生背锅了?”

“嗨,小事。”李小明吸了口奶茶,珍珠差点呛到喉咙里。他看着林薇被电脑光照亮的侧脸,突然想起小豆子画的“好看的姐姐”——是带着甜味的粉色。“那个……林薇姐,”他鼓起勇气,“周末有空吗?我想请你……”

“请我吃泡面加蛋?”林薇打断他,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上次你说请我,结果项目就忙起来了。”

李小明的脸“腾”地红了:“不是泡面!是正经吃饭!”

“好啊,”林薇笑了,“不过得等我把这个案子忙完。”她指了指电脑屏幕,上面是新接到的跨国公益项目,合作方是一家法国机构。

李小明看着那些法文资料,头又开始疼了。他这个“组长”,连英语都磕磕绊绊,怎么跟法国人对接?可当他看到资料里附的一张照片——非洲战乱地区的孩子举着画满彩色手印的旗帜时,又想起了小豆子画里的金色光点。

跨国项目启动会开得很艰难。翻译软件翻出来的句子磕磕绊绊,法国代表皮埃尔皱着眉说:“我们需要的是情感共鸣,不是机械的文字堆砌。”

散会后,李小明坐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看着墙上小豆子送他的画——那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画纸中央是个模糊的人影,周围用各种颜色涂满了问号。小豆子说这是“想不明白的自己”。

他拿出手机,给妈妈发了条微信:“妈,我遇到难题了,有点像小时候做不出的数学题。”

妈妈很快回复:“慢慢想,别急。你小时候解不出题,不是也趴在桌上睡着了吗?睡醒了,说不定就会了。”

李小明看着微信笑了。他关掉翻译软件,打开空白文档,开始写一个故事:“有个男孩,他不会说话,就用颜色交朋友。红色是生气时的火山,蓝色是难过时的眼泪……”他写着写着,忽然想到,或许可以让非洲的孩子也用颜色“说话”,然后和中国孩子的画做成互动装置。

他越写越兴奋,直到窗外的天泛起鱼肚白。当他把新方案发给皮埃尔时,手指都在发抖。半小时后,收到回复:“李先生,这是我见过最有温度的方案。下周,我飞北京见你。”

李小明趴在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摸出那支被啃缺角的金色蜡笔,在小豆子的画上添了一笔——在那些问号中间,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太阳。

下班前,前台叫住他:“李哥,有你快递。”是个没署名的小盒子。李小明拆开,里面是一支全新的金色蜡笔,旁边有张纸条,是小豆子歪歪扭扭的字迹:“给会画太阳的李叔叔。”

他攥着蜡笔,走到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前。傍晚的北京被染成暖橙色,车流像一条发光的河流。镜子般的玻璃映出他的样子:依旧穿着不算昂贵的西装,领口有点皱,头发也没怎么打理,但眼神里的光,比身后的夕阳还要亮。

手机响了,是林薇发来的微信:“法国客户那边没问题了?晚上一起吃饭吧,我知道一家不错的面馆。”

李小明笑着回复:“好啊,不过得让我请,这次保证不加蛋。”

他关掉手机,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第一部分里那个在出租屋对着镜子骂自己“丧家之犬”的男人。短短几个月,好像什么都没变,他还是那个会把咖啡洒在衬衫上的笨拙家伙,还是要为下个月的房贷发愁,还是会在遇到难题时想躲起来。

但好像又有什么不一样了。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文档里给领导起外号的“废柴”,他真的用自己的方式,让一些人的世界亮了一点点。

他掏出手机,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下一个故事:当非洲的颜色遇上中国的光”。

只是,他不知道这个跨国项目会遇到多少麻烦,不知道林薇那句“一起吃饭”是不是真的只是同事情谊,更不知道自己这束微弱的光,能不能照亮更远的地方。

玻璃幕墙外,一架飞机正掠过城市上空,拖着长长的尾焰,像一道未完成的金色线条。而李小明的故事,也像这线条一样,才刚刚开始描绘。他的下一个挑战,或许就藏在某个未接的电话里,某个未拆的邮件中,或者,就在明天早上王大海那声熟悉的怒吼里。

毕竟,生活这道题,从来都不是写完一个答案就结束了。而属于李小明的“不完美”胜利,才刚刚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