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的1990(王东)全文浏览_四合院之我的1990全文浏览
翌日。
王东上午直接去买了一辆红色木兰踏板摩托车,怎么说呢!
三十年以前,买辆自行车,你绝对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而三十年以后,买辆拉风的木兰踏板,你不仅是最靓的仔,还是媒婆追赶的对象。
“哇!东哥,你这是买给我的吗?”本来在门口洗刷厨具的几个人,看到王东骑着一辆摩托车回来,王慧一下子冲过来问道。
“不是和你们说,下午干就行吗?”王东看了看时间,这才上午十点来钟,她们就开始了工作。
“我们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干了,下午也轻松一点。”文静走过来道。
“这样吧,以后上午你们要是干,就当做加班,文静到时你记下时间。”王东想了一下说道,他现在不缺钱。
几个小姑娘想多干点,他也不能装作没看见,左右几块钱的事情。
“东哥,东哥,你快说,这车是不是给我的?”王慧急了。
“你脸怎么这么大?”王东没惯着他。
“东哥,我决定了,我不嫌弃你花心,我要当老板娘。”王慧赶紧舔着脸道。
“滚滚滚,这里的老板娘已经招满了。”王东敲了她脑袋一下道。
……
人民文学,副社长办公室。
“马社长,我们加印的寻秦记不太够,现在各地都打电话来,要求增加数量。”主编走进了汇报。
“李主编,快坐。”马静梅赶紧起身道。
“马社长,不用倒水。”李主编见她要倒水,赶紧制止。
“也好,李主编,你说十万册还不够?”马静梅顺势把暖瓶放下开口道。
“是的,目前接到的订单就已经超过了十万册。”李主编扶了扶眼镜点头道。
“那你估计我们加印多少合适?”马静梅询问。
“我觉得,保守估计再加印三十万册没问题。”李主编缓缓的回道。
“这么多?能不能卖掉?”马静梅有些没底。
“完全可以,这本书上市时间还短,等一两个月后,后劲会再次加大。”李主编也不是胡乱说的,这都是按照以往的数据推算的。
“这样吧,下午我们开个党委会议,决定一下。”马静梅想了想道。
要是三万五万,甚至十万的量,她这个副社长还是能做主的,三十万册,公费出书,她就算能做主,也不能私自做决定。
而拿到党委会议上,就不一样了,虽然这样会让大家都能分到好处,但是风险也是同担。
说白了,马静梅这是为了分摊风险,就算出了问题,这也是党委会决定的,与她的关系不大。
很快,下午三点,人民文学会议室。
所有干部基本到齐,这次会议是马副社长提出,所以由她说明事情的缘由。
其实在开会以前,所有的领导都已经知道,而且也表过态。
之所以还开这个正式的会议,也是组织程序。
“大家下午好,这次会议是为了讨论寻秦记这本书的加印问题,具体情况让李主编给大家说一下。”马静梅看了看社长和总编,这才开始说出会议主题。
随着她说话,一旁的书记员,快速的记录着。
这样的会议,不管谁说了啥,都是要被记录在册的,所以党委会议,一般不会乱说话,甚至在会后还得他们确认签字留档。
“各位领导好,这本寻秦记,这两天接到了很多订书量,按照以往我们的数据来看,这次加印十万册依旧不够。
也就是说,首印的一万册反响非常好,我建议这次加印三十万册。”李主编打开笔记本说道。
“马社长,你这次找到了一本好书啊!”总编王猛羡慕道。
“王总编客气了,侥幸而已。”马静梅谦虚的道,只是她的嘴角根本放不下来。
“马社长,你觉得加印多少合适?”社长刘卫民问道。
“社长,我觉得保守要三十万册,根据作者所说,他的第二卷已经快完结,为了后续更好成绩,我们不能小家子气。”马静梅出声回道。
“王总编你的意思呢?”刘社长点点头,看向总编问道。
“我没意见,既然我们遇见一本好书,没有理由缩手缩脚的。”王总编道。
“其他人呢?有意见的可以提。”社长再次点头,看向在座的所有人问。
见大家没有意见,刘社长缓缓的开口道“这本寻秦记我看过,书没有问题,既然市场反应很好,那就加印。不过,我们作为顶级的出版社,确实不能缩手缩脚,我建议这次加印五十万册,同意的举手。”
紧接着,马社长,王总编,李主编等人,开始一个个的开始举手。
不多时,人员超过一半多,不管在哪里,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要是总是一个声音,上级领导也不放心,为官之道“平衡”才是王道。
刘社长见票数过半,自己也举起了手,“好,既然票数过半,那么此议题通过。”
散会后,马静梅还单独去社长,总编那里谢了一遍。
“啊!我的宝贝!”下午王记烧烤店,林雪下班过来就惊喜的哇哇大叫。
“怎么样?我办事靠谱吧?”王东嘚瑟道。
“东子,我爱死你了。”林雪激动的道。
“停,你可别乱说话。”王东退后一步道。
“快,快给我打着火,我试试。”林雪没理会他,她现在就想骑骑试试。
“你会不会骑?”王东怀疑道。
“我会,我骑过一次。”林雪点头。
……
时间一天过去,转眼到了中秋。
“你们几个怎么商量的?是回家还是在这里?”王东看着商文静,王慧,文静表妹宋娟问道。
“东哥,我们不回去,等过年再回去把。”商文静出声的道,现在坐火车太受罪了。
“也好,这几天放三天假,你们也去好好转转。”王东点头。
接下来,马上就要天冷了,最近烧烤的生意明显下滑。
王东也在考虑冬天做什么?是火锅,还是水饺店。
至于烧烤,还是算了,大冬天的,不合适。
不过这几个月,他这烧烤店,赚了确实不少,净利润达到了十万元。
其实这点钱,比他的版税少多了,寻秦记第一卷就挣了四十多万,第二卷暂时还不知道,还没结算,不过不会比第一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