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言景宋桓玉孟之桃小说章节免费阅读 谢言景宋桓玉孟之桃无弹窗
谢言景宋桓玉孟之桃是作者桃杉刚刚发行的一部小说中的男女主角。这本小说内容跌宕起伏、深入人心,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古代言情小说。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当今贵妃是我的孪生姐妹,年少时,我代替她讨好皇子和小将军,待二人都对我倾心,她趁机将我赶走,用最美好的一面示人。后来我嫁给小将军,他为贵妃守身如玉,待我冷漠不已,甚至在宫变之日,将我送进宫,让贵妃相安无事用我的身份与她恩爱百年。后来我真的死了,本以为我死后,小将军会和妹妹百年好合,可他却发了疯,抱着我的尸体不肯下葬。
《我死后,夫君他发了疯》 第3章 免费试读
第3章
谢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悬,熟悉中带着陌生。
我的尸体还没凉,谢言景便这样迫不及待给心上人一场盛大的婚礼了吗?
遥想当初,妹妹进了宫,谢言景难以相信她会抛弃自己,转而投身荣华富贵,便在孟家门口整整站了三日。
他不信,那个如诗如画的女子,会这样弃他而去。
孟清漓娇笑着在廊下坐着吃葡萄,在她眼里,谢言景的痴情只是笑话而已,还是一个可以彰显她的人格魅力的笑话。
我顶着烈日站在谢言景身侧,替他撑开一把伞。
若是知道他娶我只是出于无奈,我便是死,也不会嫁给他的。
原来,深渊之下,永远不会有阳光穿过,有的,只是暗无边际的黑暗。
孟清漓玩够了,终于出来见了谢言景一面。
她娇滴滴地扑进谢言景怀里,趁机将我撞到一边。
她哭的梨花带雨,若我不熟识她的秉性,恐怕也要心疼上她一二。
孟清漓一副全然是为了大局考虑的模样:「阿景哥哥,姐姐得罪了新帝,若是进了宫,恐怕是要生不如死的,而我不一样,桓玉哥哥是不会为难我的,只是要辜负与你青梅竹马的情谊了。」
她的一套说辞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我冷笑开口:「孟清漓,我可以进宫,那你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我吗?」
孟清漓我见犹怜开口:「姐姐,你不要再逼我了。」
她望向谢言景的目光带着四分缱绻,三分几不可闻的情意,还有三分无可奈何的错过。
谢言景将我推开,护在心上人身前,「孟之桃,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可怜人,如今看来是我错了,你这样对漓儿咄咄逼人有意思吗?」
我苦笑:「有意思,怎么会没意思呢?」
......
我的妹妹孟清漓穿着一身喜庆的婚服娇滴滴地坐在轿子里,她说自己脚疼,谢言景便二话不说将她从轿子里背了出来。
谢言景眉眼间都带着笑意,那是我不曾从他脸上见到过的喜悦。
他从不在我面前笑,婚后待我只有厌恶,他厌恶因我的存在,他不能光明正大地与孟清漓在一起。
如今,他一定是真心欢喜的,也只有在真正心爱的女子面前,才会这样放松,这样温柔。
我死了,他也如愿以偿,似乎世间一切事都这样美满。
娘亲说,新娘子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一天,所以妹妹进宫那一日,即使只是一个小小常在,娘亲还是乐得合不拢嘴,亲手替妹妹化了精致的妆容。
爹爹更是提前数月便搜罗来上好的绫罗绸缎,让城中最好的绣娘亲手缝制一件独一无二的嫁衣。
宋桓玉亲自将妹妹接回宫时,路边看热闹的百姓数不胜数,他们都说,从来没见过新帝对其他女子像对孟家小姐这样上心的。
而同一天,我穿着不合身的嫁衣,就连蹩脚的妆容也是我学了好几日自己画的,被谢家用一顶小轿从偏门进了谢家。
孟家的心都系在妹妹的身上,而谢家,我的夫君,不过是将我当做一个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洞房花烛夜,我心想日后就与谢言景安生度日,似乎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而谢言景却喝的酩酊大醉,他一脚踹开屋门,扯下我的红盖头,盯着我的脸半晌,我被他盯得头皮发麻,便开口说了一句:「谢言景,你醉了。」
他灼热的气息喷洒在我的颈项,下一刻,谢言景抬手勾起我的下颚,眼眸中迸发出寒冷的光芒。
「若不是你得罪了新帝,漓儿不得不委身于他,我又怎会娶你?」
那一瞬间,所有岌岌可危的希望轰然倒塌。
我将盖头砸在地上,一脚踩了上去。
「你若这般厌恶我,何必娶我,蹉跎彼此。」
谢言景冷笑,他凑到我耳畔轻轻呢喃:「漓儿说你总找她麻烦,我将你拴在身边,你若是敢心怀不轨,我便能第一个发现。」
我睁大眼睛,满脸惊恐看着谢言景:「你只相信漓儿,难道就不肯信我一回吗?若是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漓儿骗了你,你一定会后悔今日这样对我的!」
或许当初那个对我好的少年,只不过是在透过我,望着另外一个人而已。
孟清漓的魅力便在于,即便她骗了所有人,还是会被对方无条件信任。
我的解释苍白无力。
「孟之桃,你不配和漓儿相提并论,况且漓儿不会骗我,只有你这个撒谎精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在我面前诋毁漓儿!」
我可以忍受孟家十年如一日的冷眼,却不能忍受带着孟清漓的恶意卑微地活着。
明明她才是那个罪大恶极的人,为什么所有人都将她奉若神明,难道我就活该如蝼蚁一般地活着吗?
那一夜,我拿起杯盏便泼了谢言景一脸。
「你以为,你就很聪明是吗?」
谢言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反叛的我,他气急败坏,拂袖而去。
而我在窗边坐了一夜。
第二日,宫中传来喜讯,孟清漓深得新帝喜爱,在孟清漓进宫前,新帝从未踏足过后宫,而一切都因孟清漓的出现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