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报记者全文小说岳小樱,刘青河,林青小说在线阅读
奇怪的是,回去的路上王一洛一句话也没说,到了报社只说了句把稿子安排好,
就摸着头皮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
办公室主任李珊在群里发了个通知:提供衣服尺寸,报社统一发工装,高档西服衬衫,
每人象征性扣二百块钱。
走廊上,***河遇见李珊就说,这么多年随意惯了,弄工装干啥,
这么舍得花血本?李珊一笑:“当然是为了让你更帅啊,刘哥!”接着两天没动静。
过了周末,周一全体例会。
各部门汇报工作计划,徐在山老一套讲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最后王一洛总结,特别强调县委岳***特别重视宣传工作,
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全力以赴。
王一洛用了三个“特别”,之外的话一句也没说。
***河预想的“大事”并没有发生,
他原以为那天岳小樱召见宣传部三大头的谜团会在例会上揭开,可是没有,心里有点失望。
这次例会与以往唯一的不同,就是办公室主任李珊解释了统一发工装的原因——适应新形势,
展现新风貌,并在原绩效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外出采访必须穿工装。
这肯定与那天的事有关,甚至与牛玉槐的羽绒服有关,要真是那样,他宁愿幸灾乐祸!
可仔细一想,也不对呀,即使岳小樱对牛玉槐的着装不满意,
也不至于同时召见部长和两位副部长啊!***河不死心,散了会扭头进了徐在山的办公室。
在报社,数他俩关系最好,徐在山负责报社具体事务,***河负责安排采访,
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脾气也对头。
另外,他俩还有点特别的关系,所以几乎无话不说。
聊了几句,***河就把话题扯到了工装上,
徐在山倒出实底来——果然是牛玉槐的羽绒服惹的祸!徐在山说:“那天你们审稿回来,
王部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商量怎么给岳***写报告。
岳***直接发了火——你们记者在全县大会场穿得像个要饭的,到我跟前来还像个要饭的,
你们从哪找来这么个要饭的,难道报社就缺这么个要饭的?……”徐在山边说边笑,
***河也嘿嘿地笑没了气,这四个“要饭的”说得太形象了!
“要不是几个部长一再解释他在上边发了许多稿件,报社需要这样的人才,
牛大槐树早走人了!”徐在山喝了口茶说。
“就这事,岳***至于动这么大肝火?
”***河有些不解。
“岳***说,记者不但代表了报社的形象,
也代表着宣传部、县委的形象。
”停了停,徐在山沉思道,“我估计啊,
岳***骨子里还把自己当成报社总编辑,要不然也不会亲自审稿,她那么大个写真,
哪能容得下手下出丑!从这一点看,她还是把咱当成自己人啊!”说到这里,
徐在山抚了抚花白的头发,还忍不住叹了口气:“女人哪,跟男人就是不一样!
”俩人想想岳小樱的漂亮脸蛋,又想想这么一张俏脸发火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
笑完,
***河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事情既然这么严重,王部长咋没事人一样?
”徐在山一撇嘴:“啥啊,没他难受的!***批完了部长批,
今天一早我刚把整改报告送到了部里,估计这会部长已经给了岳***。
”“牛大槐树之所以没走人,是因为岳***还说了,这事不怨记者,问题在管理,
所以同时把三个头头都叫了去。
你想,事情出在报社,人是他招的,换你,
能大张旗鼓打自己脸吗?这事,传出去报社丢人丢大了!”尽管宣传部和报社低调处理,
但县委***对报社的评价还是传开了,牛玉槐私底下就又多了个外号“要饭的”。
外出采访,
总有人拿这事跟***河开玩笑:“你们那要饭的怎么没来?
”***河就哈哈一笑:“人家是***人,忙着呢!”心里特别解恨。
与***河相比,
牛玉槐确实是***的。
***河负责的新闻部主要跟县领导活动,连他一共四个人,
轮着谁是谁,文字摄影一人兼着,除非有重大活动,才会派牛玉槐出马。
县里领导多活动也多,所以新闻记者也累,多的时候,每人一天要跟三个领导。
别看报社只有牛玉槐一个摄影记者,对外也称“摄影部”、“摄影部主任”,
平常没事“牛主任”就***活动,发挥他的特长,下乡进企、联系单位。
顶上重视宣传,
底下自然不敢怠慢,也想着在报上露露脸,牛玉槐就轮着给各乡镇、单位发稿,
几乎天天车接车送,下午醉醺醺回来,手里往往还提着各种礼品,
几张照片配几十个文字填了审稿签让领导签了字,往版面编辑面前一扔了事。
每当见他得意洋洋回来,跑新闻的记者就生气。
可是生气归生气,
报纸不能只有文字没有图片,
牛玉槐从基层收上来的那些东西与通篇一律的领导视察、讲话相比,反而更让读者喜欢,
整个报纸也因此有了生气和活力,领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让牛玉槐***活动。
所以,
尽管牛玉槐进报社时间不长,但已经积累了很高的名气和大量的资源,
这一点是其它新闻记者没法比的,作为新闻部主任的***河跟他也没法比。
加之牛玉槐锋芒毕露不知收敛,因此在报社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除了王一洛,没人喜欢他。
不过,羽绒服事件过去不久,部里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让不可一世的牛玉槐眼红了。
宣传部辖下有三个重要新闻机构,《林青通讯》、新闻科和广播电视局。
《林青通讯》主要负责内宣,也就是针对县内宣传报道;新闻科负责外宣,
对上发稿;广播电视局负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宣传。
岳小樱来了之后,
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高度。
部里几个头头一商量,鉴于以前都是记者轮流跟领导,
今天你跟副县长,明天说不定就要跟岳小樱,水平参差不齐不说,
也不好把握主要领导的喜好和习惯,要知道领导并不都是坐在***台上念稿子,
更多的是出席活动现场发挥,这就考验一个记者的文字水平和综合能力了。
所以,
权衡之后部里决定,报社和电视台固定记者跟主要领导,
也就是县委***岳小樱和县长胡青山。
计划报给岳小樱,岳小樱同意了,说这个想法不错。
跟岳小樱的,报社确定的是***河,电视台是刘海峰,俩人算得上是老搭档,人称“二刘”。
得知消息,***河一半是欢喜,一半是忧愁。
喜的是能当个“***记者”,这是无上荣耀,
忧的是他还不了解这位当过总编辑的写真***的喜好,怕再出什么类似的“羽绒服”事件。
决定在报社会上一公布,牛玉槐当场就扭头对***河说:“刘主任,你家祖坟是不是冒烟了,
赶紧回去看看吧!”***河没理他。
牛玉槐又对王一洛说:“部长,你能不能跟部里说说,
我也跟岳***吧,照片也很重要啊!”王一洛显然心里对“羽绒服”事件余怒未消,
没像往常那样对牛玉槐眯眯笑,板着脸说:“你脸大,你自己去跟部长说去吧!
”牛玉槐这才闭了嘴,不过从他的脸色来看,他想跟岳小樱是真心的。
从这点来看,
这个从山里出来的农民大哥野心勃勃,懂得接近最高权力的好处。
***河心里此时自然是得意的。
不过他绝对没想到,
自己这个干了三年以稳重著称的“名记”,作为“***记者”第一次跟岳小樱,
竟差点出了比牛玉槐“羽绒服”事件更严重的事!